树立人类同舟共济的国际合作典范 |
树立人类同舟共济的国际合作典范
作者:刘鸿武
(光明日报·6·22·第07版)
近日召开的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向正处于抗疫关键时刻的世界传递出清晰有力的信息:中非将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团结合作战胜疫情;同时也给全球合作抗疫树立了新标杆,提供了鲜明参照。
目前全球疫情还在蔓延,挑战依然严峻。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奋起抗疫,给世界赢得了时间,积累了经验,树立了信心;经济实力和医疗条件明显落后的非洲,面对疫情冲击也采取了积极的防御对策。中国与非洲在此次抗击疫情中的表现,提供了人类面对灾难时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国际合作典范,也生动诠释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
中国人经常讲,助人就是助己。1963年,中国向阿尔及利亚派出第一支医疗队,50多年来,中国积极援助非洲医疗卫生事业,派出了大量医疗队,尤其是抗击埃博拉疫情时中国医疗队逆行驰援,积累了应对传染病大流行灾难的经验。在过去二十年间,中非合作论坛的建立及随后形成的一系列务实有效的合作机制,也为中非人民的相互信任和真诚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是中国对非洲医疗卫生事业的真诚帮助,使得非洲国家的领导人和普通大众,都对中国持有充分的信任和期待。当中国发生疫情遭受灾难时,非洲国家的政府和人民,包括非盟与其他非洲地区组织,都给了中国及时有力的声援,坚定地站在中国人民一边。
今天,人类需要精诚合作来战胜共同的敌人。战胜疫情,唯一的出路只能是团结起来、和衷共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非合作抗疫更具有推进国际协同合作的示范意义,它提升了人类战胜疫情的信心,增强了全球合作的意愿。
中非双方也在抗击疫情中开辟了合作的新方向新路径。疫情发生以来,中非双方积极协调经贸合作与医疗物品生产运输,充分发挥近年来中非在跨境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建设方面已有的基础,使得中非贸易和物资流动保持了相当的规模,这对双方克服疫情冲击起到了重要作用。中非合作抗疫既是中国的期待、非洲的期待,更是世界的利好,世界各国应该摒弃偏见,携手共战疫情。
(作者:刘鸿武,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院长)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张胜、王斯敏、邓晖本报通讯员景辉)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网站标识码:1201160056
联系方式:022-6530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