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保税区发布新“九条”措施支持航空保税维修再制造产业发展 |
5月12日,从《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机场片区进一步支持航空保税维修及再制造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天津港保税区正式发布新“九条”措施,鼓励维修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承接维修业务相关的租赁、分拨周转以及再制造等新业务。同时,依托综合保税区特殊政策优势,通过优化账册管理、异地监管等方式,实现航空器及零部件快捷通关,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措施 聚焦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若干措施》包括支持企业开展航空器及航材、备件等的跨境租赁及再租赁业务,企业可适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模式,将未办结海关手续的租赁航材,自境外直接发往境内异地客户;支持企业设立全球航空备件分拨中心。企业可在综合保税区设立分拨中心,依托标准件替换、保修期内免税等政策,开展航空备件分拨业务;支持企业将维修或再制造后的境外航空器,在境内继续承揽和履行租赁业务,无需实际离境;支持企业根据适航性要求,在保税维修和再制造过程中,将需送往境外维修或更换的发动机以“增项申报”方式办结通关手续,发往境外;支持海关特殊监管区内企业将境外采购,自境内其它口岸入境,再销售给其它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用于融资租赁的航空器,以“异地监管”方式,直抵目的地。
《若干措施》中还明确提出,支持机场片区企业在综合保税区内开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低环境风险的航空再制造业务。同时,支持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机场片区维修再制造产业联盟搭建交流合作互动平台,推动航空产业资源共享,协调解决产业政策需求,促进创新发展。
此前,天津港保税区陆续出台了《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机场片区支持和鼓励航空保税维修再制造产业发展若干措施》(10条措施)、《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机场片区规范和指导企业适用保税维修再制造政策的若干意见》(4种模式)。截至目前,已有空中客车、海特飞机、庞巴迪、古德里奇、同方威视等10家企业获批开展保税维修再制造业务。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机场片区工作局副局长王达炜表示,此次新发布的《若干措施》是天津自贸区机场片区抢抓国家政策机遇,加快推进保税维修再制造政策创新,进一步促进产业链高质量集聚的有力体现。注册在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且受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行政管辖的企业均在《若干措施》支持范围之内。
企业 新措施带来多重利好
2021年,庞巴迪公司年收入同比增长近50%;古德里奇成为国内最大的飞机发动机短舱维修企业;海特飞机“客改货”订单已排至2024年。如今,保税维修再制造已成为天津港保税区经济新的增长点。
谈及此次新发布的《若干措施》,天津海特飞机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健聪表示,对于企业来说有三个利好:第一就是利用形式进出口或者形式申报的创新政策,飞机无需再实际离境,这也降低了客户调机风险,降低了航油、人员等成本,提高了保税维修企业的竞争能力。第二就是目前天津海特是天津市唯一获批年度《两用物项许可证》的企业,具备民用航空器发动机的出口资质,按照此次新发布的政策,企业在开展境外飞机保税维修业务时,可以将发动机出口到境外去做检修与维护等。第三就是企业加入到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天津机场片区维修再制造产业联盟的交流合作互动平台,可以互相支持与分享行业资源。对于客户来说,可以享受航空产业一站式的供应链服务,更好地发挥航空产业的集聚效应,降低整体的维修成本。
产业 加速形成特有优势集群
当天,《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东疆片区、中心商务片区、天津机场片区支持天津航空航天产业补链强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业也在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举行。天津自贸区东疆片区、中心商务片区和天津机场片区立足自身产业和政策优势,进一步形成创新合力,助力天津市加速形成航空航天产业融资租赁+国际保理+保税维修再制造优势产业集群,建成总装—销售(保税)融资租赁+保理—(保税)维修和再制造—“客改货”—(保税)拆解—二手交易的航空航天全生命周期产业链。
据天津市商务局副局长李建介绍,天津具有发展保税维修再制造产业的独特优势,业务范围拓展到船舶、工程机械、海工平台、通讯设备、集装箱、安检设备等多个领域,已经成为国内开展保税维修再制造业务门类最全,业务模式最丰富,相关标准、政策制度创新最多的地区。2021年,实现进出口货值157亿元,同比增长72%,维修项目产值近13亿元。今年前四个月,实现进出口货值75.7亿元,同比增长246.6%。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网站标识码:1201160056
联系方式:022-65305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