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当前位置: 发改委>新闻中心

协同东风起 产业振翅飞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创新发展“蝶变记”
发布日期: 2025-07-21 20:15      来源: 滨城时报
字号: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当前,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已累计注册企业6100余家。今年上半年,京冀来津注册企业占比高达28%

    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围绕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重点发力的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服务业“3+1”产业体系加紧招商

    产业园招商签约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占产业园产业化用房面积的40%以上,其中不乏北京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卡雷尔机器人等高含金量的项目;在谈项目还有七八个,产业化用房预订率已达70%

    今年6月,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天津滨创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就“无位置传感器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自动启动及引导系统”专利达成“先使用后付费”许可协议,成为天津经开区首个知识产权“先用后付”京津合作案例。创新的合作模式不仅为“北京研发—天津转化”作出了新实践,也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更揭开了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在京津冀协同创新赛道上加速蝶变的新篇章。

    深耕“北京研发—天津转化”试验田

    一个科技园想要谋求长足发展,首先需要为“科技成果转化”这一关键环节做好铺垫。只有打破科技创新中的信息壁垒,突破技术供需不匹配的瓶颈,才能拓展出更多的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进而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的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自然而然地作出了“因地制宜”吸纳周边创新资源的必然选择。

    此次天津滨创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的“先使用后付费”合作,正是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深度解构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具体实践。

    作为一家深耕新能源与环保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天津滨创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决定在“碳中和”技术开发等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为了给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研发创新资源,天津经开区市场监管局主动对接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通过技术对接、专利论证等环节,最终推动企业与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与高性能制造实验室研发团队达成合作意向。这一创新举措让企业在试用高校专利技术时可以“先尝后买”,能有效避免前期专利许可费投入和产业化效果不佳带来的损失,助力高校专利成果加速转化。同时,天津经开区通过构建“专业评估+二次公示+金融保障”全流程服务路径,使校企专利许可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在精准匹配供需的同时,还为企业研发转化提供了试错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先使用后付费”案例的合作方——北京理工大学新能源与高性能制造实验室同样也与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当前,实验室已进驻位于科技园核心片区的我市首个成规模新型产业用地(M0)项目——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团队聚焦“超大规格金属点阵结构多弧并行3D打印技术与装备”项目,沿着20米级国内最大金属3D打印机凝练出的技术路线,向着百米级3D打印机攻坚克难。

    据项目负责人刘长猛介绍,百米级3D打印机预计将于今年9月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落成。产品面世后,将创造国内3D打印设备尺寸的新纪录。他表示,未来,团队将立足天津经开区,扎根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全力构建“研发—中试—产业化”闭环生态,不断完善产业链,进而助力更多新质生产力在此蓬勃发展。

    如今,类似的“北京研发—天津转化”案例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还有很多。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已累计注册企业6100余家。今年上半年,京冀来津注册企业占比高达28%。不难看出,创新协同为本土产业带来了新资源、新技术、新人才、新场景、新契机,为科技园发展注着了不竭动力。

    抢下“先手棋” 布局新赛道

    百舸争流,奋楫争先。纵览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的发展路径,处处体现着“敢为人先”的精心布局。

    今年6月,在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暨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博览会上,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企业致导科技的多项“硬核”技术“吸睛”无数,进一步拓展了无人机的工业级应用范围。稍早时,天津经开区低空经济发展便迈出了重要一步——今年3月,京津冀无人智能产教融合基地等园区申请无人机试飞空域正式获批,为区域无人机产业链企业研发测试提供有力支撑,助力经开区打造低空经济产业新高地。

    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作为无人机试飞空域的重要板块,将积极满足各类无人机研发测试、飞行训练、物流配送等应用场景需求,为无人机安全飞行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记者走进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时发现,虽然项目建设仍处于收尾阶段,但招商工作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据北塘湾(天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倩介绍,当前,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正围绕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重点发力的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科技服务业“3+1”产业体系加紧招商,全力营造产业园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目前,产业园招商签约面积达5万多平方米,占产业园产业化用房面积的40%以上,其中不乏北京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卡雷尔机器人等高含金量的项目;在谈项目还有七八个,产业化用房预订率已达70%。”李倩表示,下一步,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将落实好重点项目签约入驻工作,招引更多“高、智、绿”企业进驻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为产业园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产业、新赛道、新战场。在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新产业加速布局、新赛道全力抢占、新企业抱团聚集的发展态势强劲。从掌握医疗数据治理和大模型领域成熟技术并积累了丰富实践经验的零氪科技,到手握100余项知识产权并构建完整无人机航电系统生态的致导科技,再到深耕智慧农业领域实现“种好”与“卖好”双赢的科芯公司……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涌现出的一批优质项目正以协同之力插上产业升级“新翅膀”,助力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破茧成蝶、振翅高飞,在渤海之滨扇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劲风。

    checktaskdate=&unchecktaskdate=&ssbm=&fromcontentid=&enddate=&thirdtitle=——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创新发展“蝶变记”&showtitle=&maintype=&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fgwadmin&check_checkdate=2025/7/21 20:16:40&check_reasons=
    全国各省市政府网站
    天津市各区政府网站
    滨海新区政府系统网站
    重点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