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22年,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采取有力措施应对困难挑战,制定了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政策措施,坚决把住稳增长的政治“方向盘”、稳住经济“发展盘”、守住民生“基本盘”,经济社会发展保持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6%,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4%,实际利用内资同比增长26.2%,直接利用外资同比增长16.7%,节能减排降碳完成市下达的任务。
一是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协同发展成效显著。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建立常态化对接争取和跟进服务目标单位的工作机制,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承接清单化、项目化,引进北京重大项目62个,协议投资额620.8亿元,央企新设机构123个,注册资金715.7亿元。持续推动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北方航空物流基地、南港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承接载体日臻完善。推进“滨城十条”政策落地,制定印发《关于落实支持“滨城”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的工作方案》。加速构建一体化交通体系,津石高速(新区段)、塘承高速(新区段)通车,津岐公路拓宽改造一期工程完工,津潍高铁(天津段)、京滨城际(南段)开工建设。深化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机制,实现京津冀自贸试验区内179项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京津冀异地就医门诊、住院全部实现医保直接联网结算。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发挥天津港核心战略资源作用,加快推动北方航运枢纽建设,港口服务能级持续提升,全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100万标准箱。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首次实现“三船同靠”,集疏运货运专用通道开工建设,京津物流园投入运营,海上新开通7条集装箱航线、1条滚装船舶航线,陆向海铁联运通道达44条。打造“泰达—苏伊士”等旗舰合作项目,一批海外工程项目落地开工,路桥国际班列发运9.3万标准箱,增幅达60.3%。
二是引育发展新动能,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全面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全区12条产业链在链企业超1000家,工业产值增长8.6%。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连续四年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以高新区网安集群及经开区生物医药集群为代表的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速发展。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15.2%。传统产业加快转型。不断夯实制造业底盘,提升制造业能级,制造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达到78%。推动绿色石化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年产值突破4000亿元。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布局建设智慧园区、智慧工厂等42处5G场景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加快成长。高技术服务业及以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4.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42.8%和19.8%。新增兆讯传媒、唯捷创芯等6家上市企业,累计达53家。深化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建设,完成全国首单城市地铁定制化租赁业务,融资租赁企业达到1312家,租赁资产1.3万亿元。网络货运高速增长,狮桥、顺丰等85家企业落地,整体业务规模占全国四成。产业创新实践加快步伐。聚焦主题园区建设,指导产业在“小空间”上深度集聚,为园区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鼓励企业创新发展,麒麟软件、凯发电气获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累计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5家。
三是稳增长促消费扩投资,内需拉动能力得到提升。推进稳经济政策落地落实。制定稳经济一揽子政策123条具体措施和接续政策84条落实举措,形成稳经济政策组合效应,着力稳定经济“发展盘”。持续扩大政策知晓度和覆盖面,强化定期调度和督查考核,开展政策实施效果评估,助企纾困政策实施效果显著,企业整体满意度和网上办理业务满意度达96.4%,营商环境满意度达94.5%。消费潜力加快释放。加快商业综合体建设,生态城万达广场开业运营,新建品牌连锁便利店26个,消费载体进一步丰富。组织开展“滨城”热销购物季等六大活动,发放5000万元消费券,拉动消费15.7亿元。依托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探索“线下保税展示+线上扫码交易”模式,新零售规模持续扩大。开展成品油网络零售试点,减免车辆购置税1.47亿元,油品、汽车消费得到提升。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深入开展重点项目谋划攻坚战,着力实施“百日攻坚”行动,精心组织集中开竣工活动,加快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形成实物工作量。中电科产业园、中环DW三期智慧化工厂等258个项目开工,腾讯高新云数据中心、120万吨/年乙烯及下游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等643个项目加快建设,联想创新产业园、国际药物研发中心等194个项目竣工,新增谋划项目743个,总投资规模8505亿元。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及时跟进国家最新支持政策、支持领域,强化对接争取,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85个、金额228.1亿元。
四是集聚多重要素资源,科技引领持续增强。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打造数字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和交易平台。创新券增量扩面实现一网通办,创新积分制系统上线运营。试点实行“揭榜挂帅+里程碑“等制度,信创海河实验室推进核心技术攻关项目9项,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立项49项,飞腾公司实施项目48个。加快建设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有效专利达到9.1万件,发行知识产权定向资产支持票据,实现全国国有企业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零的突破。创新人才形成积聚。评选青年英才44名,高层次人才团队3个,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引进国际顶尖人才团队9个。创新载体日趋完善。超算天津中心多模态千亿参数模型产业服务平台入围工信部揭榜计划,三个领域海河实验室85个项目获批立项。“细胞谷”康希诺国际疫苗产业园、凯莱英瑞博小核酸生产基地等74个项目加快建设,“生物制造谷”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聚集49家共建网络单位和3个国际联合中心,“信创谷”企业达千余家,产业规模超560亿元,“北方声谷”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全链条服务模式。创新主体快速成长。国家高新企业超过46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492家、“雏鹰”“瞪羚”和领军(培育)企业超2500家。新增市级以上研发机构9家,累计达575家。新增国家级孵化器1家、众创空间7家,累计建成市级以上众创空间66家。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天河超级计算机囊括了Graph500四大榜单第一名,飞腾公司新一代微处理器量产,“星光麒麟”填补了万物互联操作系统空白,康希诺吸入用疫苗作为加强针纳入紧急使用。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600亿元,增长35.8%。斩获天津市科学技术奖90项,创历史最好成绩。
五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动力加快释放。深化法定机构改革。开发区法定机构完成新一轮竞聘,内部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优化,实现组织绩效向个人绩效延伸。推进“放管服”改革。高标准承接市级新增下放政务服务事项18项,进一步实现“滨海事滨海办”。 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水平,丰富电子证照应用场景,智能审批事项达40个。深入推进投资便利化,试点开展市场主体登记确认制改革。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常态化推进“承诺拿地即开工”,推出“债到即开工”“联合交底”等创新举措。稳步推进“一件事”集成办改革,26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探索要素市场化改革。开展先租后让和弹性出让供地模式、电力市场化交易等一系列政策探索,北方大数据交易中心加快建设。推动市场主体改革。国企混改出让出清116户,盘活区属国企存量资产25亿元,国有经济在医药健康、生态环保、新能源、大数据等新兴重点产业领域加快布局。优化民营经济支持政策,建立世界一流企业后备库,发布领军民营企业榜单,激发民营经济加速成长。深化街镇经济体制改革。推出街镇建设用地供给模式,设立街镇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在中塘工业园区等6个街镇园区设立自贸试验区创新实践基地,12个审批事项委托街镇实施。推进自贸创新实践。开展全流程全闭环细胞治疗管理试点,建立全国首个细胞生态生物医药供应链服务平台。发挥FT账户功能,新设立主账户135户,累计结算量超6400亿元。“保税+”业态不断拓展,保税维修和再制造试点企业扩至12家。推动“两仓合一”监管模式创新,保税燃料油供应量突破300万吨。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持续推动外贸提质增效,全年进出口额6260亿元。全力对接实施RCEP经贸新规则,泰达洁净获天津首张原产地证书。平行进口车业务领跑全国,清关3.3万辆,占全国七成以上。打造北方二手车出口高地,出口二手车5798辆,货值超过1.52亿美元。
六是锚定双碳任务目标,生态环境治理成效凸显。 加快打造“双碳”先导示范区。推动碳达峰、节能减排、氢能发展等工作,加快建设“零碳小屋”“零碳小镇”“零碳园区”等示范项目。国内首个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力10千伏“雪花网”建成投产,有效满足储能、电动车等多元化负荷高比例接入需要。新能源装机1670兆瓦,总装机占比达17%。企业煤炭消费同比下降5.8%。氢能重卡示范运营,空港加氢站建设完成。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碳排放成交量810万吨,位列全国第四。全面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关停热电联产电厂15公里范围内燃煤锅炉13台,淘汰或停用国Ш及以下柴油车1077辆,完成13家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设施改造,PM2.5浓度3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5.3%,空气质量达标天数278天。完成天津石化污水回用项目,启动杨家泊镇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16个考核断面水质均达到Ⅴ类及以上标准,12条入海河流稳定消劣。坚持建设用地、农用地管控,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显著。加快“871”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北大港湿地完成生态补水9900万立方米,“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造林300亩,提升改造201亩。实施生态城北堤生态廊道等修复工程28项,累计整治修复岸线13.2公里、滨海湿地610.7公顷,海岸线自然生态持续改善。
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进。夯实粮食安全责任,开工新建高标准农田3900亩,夏粮、秋粮收获面积37.1万亩,粮食产量达13.6万吨,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实现颗粒归仓。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4个项目启动建设,4个项目完工。小王庄镇被认定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中国(滨海新区)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获批。持续扩大地理标志农产品影响力,新增“杨家泊对虾”、“芦花”牌食用盐等4个 “津农精品”品牌,累计达25个。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农村全域清洁化工程“百日攻坚”活动,启动10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建设,整改795座户厕和162座公厕,农村环境面貌得到改善。拓展结对帮扶成果。开展产业、人才精准帮扶,加快56个结对帮扶困难村23个产业项目建设,完成600人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训。深入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实施帮扶项目95个,投入资金1.6亿元;开展消费帮扶活动,累计金额2.4亿元,帮扶成果有效巩固。
八是加快美丽滨城建设,城市品质稳步提升。实施“滨城”建设十大工程。扎实推进补短板、夯基础、蓄动能、促发展的十大工程项目168个,完成投资455亿元。B1线、Z4线、Z2线等轨道交通项目加快建设,闸南路跨南疆铁路桥等道路交通项目建成通车,车站北路桥、西中环跨海河桥启动建设,泰达时尚广场等城市更新项目稳步推进。改造远年老旧小区83个,惠及居民6.5万户。累计建成5G基站10355个,基本实现5G网络全区覆盖。提升滨城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依托区、街镇(开发区)、社区(村)三级综治中心,推动“警格+网格”深度融合,排查纠纷20577起,调处化解20552起,防范公共安全风险经验被中央政法委全国推广。推进危化品集中治理,深化燃气“百日行动”和自建房安全检查,各类风险源得到有效管控。加强食品、药品、工业产品和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稳步推进“双安双创”示范区创建工作。深化“云剑”“雷霆”等专项行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成功通过国家卫生区复审。
九是统筹社会事业发展,民生保障全面改善。稳定社会就业,拨付失业保险稳岗资金6亿元,发放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1390万元,组织开展各类招聘对接活动238场,累计提供岗位20.7万个。新增就业9.8万人,就业形势保持稳中有进。提升就业服务水平,入选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扩大社保覆盖面,全民参保计划深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208万。推进公共服务建设,建成开发区一小二部等5所学校和大港东城二幼等6个幼儿园,新增各类学位突破1万个。五中心医院新扩建及改造工程、杭州道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工建设,肿瘤医院二期主体完工。汉沽河西托老所开工建设,泰达街东江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正式运营。规范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千人口托位达到2个。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入选全国“书香城市”,承办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决赛、第九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和茱莉亚户外“市民乐享”音乐会等文娱活动,市民文化艺术生活进一步丰富。推动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国家海洋博物馆海洋休闲运动中心投入运营,海昌极地公园全面升级,外滩公园完成提升改造并对外开放,中新生态城获批京津首个省级旅游度假区。组织开展30项次群众体育竞赛活动,建成社区健身园、社区体育园、多功能运动场等便民健身设施137处。落实常态化防控。健全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积极应对疫情反复冲击,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加大疫苗攻坚,筑牢免疫屏障,累计接种568.6万剂。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趋缓,新开工项目数量和投资额不足;创新能力不强,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大;民生领域尚存在薄弱环节,核心区与南北“两翼”优质公共资源布局不均衡;污染防治任务依然艰巨,生态保护修复任重道远。
综合分析研判,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变化更加复杂严峻,2023年新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同时也要看到,面对内外部阶段性、突发性因素冲击,新区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企稳回升,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这充分说明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2023年,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工作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紧围绕全市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改革开放、高效能治理、高品质生活的“四高”目标要求,深入推进“五大战略”,全面实施“四大工程”,全面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滨城”样板。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新增就业9.5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低于国家制定的水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节能减排降碳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是坚持融入国家战略,展现高质量发展新作为。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争取国家新一轮对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项目支持,落实“滨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升新区创新发展、人口聚集、能源配置等方面的能力。深挖城市禀赋要素,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海洋经济,放大产业优势。精准承接非首都功能,紧盯央企一级总部、二三级区域总部,高位推进、精准招商,推进石化、能源、航运、物流等类型的央企功能总部布局滨海,着力打造标志性承接集聚区。发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创新链产业链协同发展优势,加强跨区域共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吸引一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联动推进重点领域协同。深化交通领域协同,推动京滨城际(南段)、津潍高铁(天津段)、秦滨高速—津晋高速互通立交工程建设。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加强上下游水系协同治理。促进教育医疗等社会领域协同联动。持续提升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同事同标”,提升异地办理便利度。推动生命健康产业链创新链京津冀联动发展,扩大京津冀生命健康产业集群影响力。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天津港世界一流智慧港口、绿色港口建设,做强天津港雄安新区服务中心功能,推动集疏运专用货运通道等重点项目建设,贯通多式联运体系,推进中欧班列稳定运营。支持天津机场三期改扩建,依托大通关基地,大力发展航空货运服务,引进培育全货机基地航空公司,建设全国重要的航空快递转运中心。
二是坚持发展实体经济,提升现代化产业新动能。推动新兴产业扩容倍增。突出抓好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整车企业导入更多新车型,推进一汽丰田新能源汽车加快量产。持续扩大航空航天产业规模,推进空客A321项目扩能扩产,加快打造空客亚洲中心。瞄准国际科技创新前沿和产业发展方向,培育壮大生物制造、基因治疗、脑机结合等10个未来产业。促进产业链提质增效。强化串链补链强链,优选重点产业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优化石油化工产业布局,突出南港、临港、大港产业特色,打造上下游产业关联度高的现代化工产业集群。完善集成电路、生物技术价值链薄弱环节,围绕飞腾、康希诺等龙头企业延链补链强链,依托芯火基地、博创中试技术平台,提升产业创新支撑能力。推动传统产业蝶变升级,发挥数字技术对工业发展的叠加放大作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结合新区空港型和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优势,推动由“通道功能”向“平台经济”转型,提升贸易本地结算率与产业在地贡献。推动大型制造业企业围绕咨询、研发、维护等全生命周期服务,设立专业服务型公司,实现产业链条延伸和价值增值。强化项目谋划狠抓项目落地。坚持“项目办”统筹,持续开展重点项目谋划攻坚,充分利用好市、区两级重点项目前期工作经费,借助“专业外脑”加大项目谋划力度,持续谋划招引落地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推动空客A320第二生产线、万达滨海文化旅游度假区等223个项目开工,北燃南港LNG接收站、力神滨海新能源等660个项目加快建设,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核心研发基地、中环年产7GW高效叠瓦太阳能电池组件等209个项目投产运营。
三是坚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统筹推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启动大港三中新建工程,完成滨海职业学院南校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改造,建成滨海东壹区九年一贯制学校,抓好空港第五幼儿园、紫云幼儿园和大港东城三幼3所幼儿园建设,新增各类学位4480个。进一步推进集团化办学,成立5个教育集团,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产教融合,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强与天津大学、南开大学深化合作,推进国际医学院和滨海校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创新生态;推动火箭军士官学校和海军勤务学院建设;抓好天津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滨海职业学院建设。构建优质创新环境。推动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建设TCL中环新材料创新研究院、康希诺药物化学生物学创新中心、麒麟先进操作系统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联合体。完善数字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交易中心功能,优化创新券管理服务线上平台功能,形成科技资源服务一张网。探索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母基金,促进创新积分用于企业融资。实施专利强企工程,促进发明专利数量、拥有有效知识产权的企业数量“双提升”。加快壮大科技力量。抢抓国家战略科技资源布局,在信创、航天、新材料等领域申报全国重点实验室。高水平建设海河实验室,在干细胞治疗、药物精准合成、RISC-V架构处理器和桌面操作系统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大力培育创新主体,力争高新技术企业重新认定率超过80%。持续推动雏鹰-瞪羚-领军企业梯度培育,推动200项以上科技创新券服务项目向创新主体开放。强化科技人才支撑。持续实施“鲲鹏计划”升级版,优化人才服务证制度,完善产业(人才)联盟功能,打造一流人力资源产业园。依托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河实验室等重要创新平台,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争取国家和天津市重点人才项目。落实国家、市外籍人才政策,实现服务窗口“一口受理、一口办结”。
四是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释放高质量发展新活力。深化法定机构改革。完善薪酬管控和考核激励机制,有序推进开发区社会职能剥离,推动开发区与街镇深度融合发展。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创新城市综合开发模式,探索新型产业用地政策。试行“滨城”特色户籍制度,畅通劳动力和人才流动渠道。增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供给,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融资服务。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推进海水淡化工业利用、新能源发电直供重点项目重点园区,扩大绿电交易规模。推动市场主体改革。稳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企系统化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升市场竞争力和运行效率。优化民营经济支持政策,开展行业领军民营企业评选,探索建立企业合法权益补偿救济机制,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大力推进《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实施,促进个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加大向各开发区、各街镇放权赋能力度,依法依规依需下放审批权限。加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力度,进一步优化流程。推出更多简易高频事项实现智能审批,加快推进“一件事一次办”。全面推进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强化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归集共享,升级加力拓宽信用监管领域。发挥自贸区引领作用。推进联动创新区和联动创新基地建设,争取自贸区试点创新举措在联动创新区应用。建设跨境投融资服务中心和海外工程投资服务中心,更好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放宽前沿产业业态市场准入,构建“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预防和解决机制,提升投资便利化水平。争取将FT账户拓展至自贸区外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商业保理、SPV股权转让等业务模式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加强国际人才服务平台培育,探索建设离岸科技创新中心。
五是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绘就美丽滨城新图景。有序稳妥推进“双碳”工作。持续调整能源结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完成市下达任务。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华电、龙源等盐田光伏项目并网发电,国网时代共享储能、三峡海上风电项目开工建设,探索用能权交易和分布式绿电交易试点。启动建设1000千伏天津北-天津南特高压工程及配套站点,加快外来清洁低价电入滨。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动既有建筑低碳节能改造。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国投津能1号机组低氮燃烧改造,完成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提标改造,加快淘汰高排放车辆。打好碧水保卫战和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完成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做好工业园区污水治理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作,深入开展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打好净土保卫战,加强地表水与地下水、土壤与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开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推动小王庄镇“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持续推进“871”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启动北大港湿地保育放流、芦苇复壮、水环境治理等工程,双城间绿色生态屏障造林427亩,加快北部海洋生态修复、生态城北堤生态廊道等工程建设,推动天津滨海国家海洋公园建设。
六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严格耕地保护和粮食稳产保供措施。提升耕地地力和质量,鼓励盐碱荒地发展大豆和油料等经济作物,建设高标准农田。稳定粮食面积和产量,保持粮食播种面积37.15万亩和产量11.23万吨以上水平不降。高标准建设农业产业园区。推动天津市滨海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竣工、中国(滨海新区)农业食品创新园揭牌,启动第三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继续发展奶业、生猪、水产、设施种植业、种业五大产业集群,扩大25个“津农精品”的市场影响力,再培育1-2个“津农精品”。大力发展街镇经济。以自贸试验区创新实践基地为载体,推动街镇招商引资和产业培育形成新突破。推动滨城灵活就业产业园、数字化大应急产业集群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小王庄镇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塘镇产城融合基础设施、中塘工业区西南片区、新城营房片区、新城镇南部新城、新城镇棚户区改造收尾、海滨街港西工业区配套基础设施、胡家园街华北陶瓷地区城市更新和大神堂村开发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三美四乡”建设,开展全域清洁化、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建设8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对7个经济相对薄弱村的帮扶,促进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和农民增收。
七是坚持落实“双城”战略,展现滨城新面貌。持续丰富城市载体功能。推动海河两岸城市更新,加速在海河两岸布局城市级公共资源,提升社区级公共配套设施。聚焦于家堡-响螺湾地区,打造“滨城”城市客厅、现代金融中心、新经济总部基地。压茬推进“滨城”十大工程建设,抓好轨道“三线一枢纽”建设,加快建设车站北路桥、西中环跨海河桥、津歧公路拓宽改造二期等工程。推进经开区西区北空置换和生物医药园扩展区开发建设项目,推动滨海西站南侧、西侧和西中环东侧开发建设。持续推进新港等片区雨污分流改造,加快补齐老城区防洪排涝短板。年内改造老旧小区49个,惠及居民5.1万户。全面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推动普法创新发展。加快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持续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设,强化社会矛盾源头预防。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消防、燃气安全等方面智能监管。扎实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坚持依法行政,优化和完善行政执法程序,提高综合执法效能。巩固国家卫生区创建成果,高质量完成全国文明城区复审任务。防范安全生产风险,常态化开展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交通运输等领域专项整治。
八是坚持增进民生福祉,实现社会事业新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完善重点企业用工服务机制,加强职业介绍全程服务,稳定就业存量、扩大就业岗位,新增就业9.5万人。积极推进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构建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便捷高效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施医保便民服务工程,开展长期护理险试点,扩大异地就医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定点医药机构范围,构建滨城“十五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3800套(间)。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加快推进北京大学滨海医院改扩建、中医医院二期工程建设,抓好杭州道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强化分级诊疗,做好慢性病综合防控,推动基层管理中心创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健康天津行动实施。健全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重大疫情早发现能力,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优化一老一小照护服务。加快养老设施建设,新建塘沽街、杨家泊镇、中塘镇3个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完成汉沽社会福利院护理康复中心和河西托老所建设,养老服务床位达到1.1万张,养老机构失能照护型床位占比60%以上。持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千人口婴幼儿托位数提升至3个。提升文化繁荣程度。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高水平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进一步促进文旅产业发展。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完善全民健身设施50处,新建口袋公园6个。
各位代表,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要有新担当。让我们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监督支持下,解放思想、守正创新、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努力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为全市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主办单位:天津市滨海新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推荐使用IE8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
网站标识码:1201160056
联系方式:022-65305351